11月25日上午,我院在实验剧场举办“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高质量传承与时代创新”研究生高端论坛。论坛特邀多位国内知名艺术家出席,包括著名男高音歌唱家、沈阳音乐学院原校长刘辉教授,著名女高音歌唱家、中央民族乐团一级演员谢琳教授,著名男高音歌唱家、中国东方演艺集团一级演员徐杰教授以及青年男高音歌唱家、学院院长李梓郡教授。论坛由学院副院长何洋主持。
刘辉教授回顾了中国声乐教育的发展历程,系统阐述了声乐教学中科学性、民族性、艺术性与时代性的辩证统一关系,为学院声乐教育的未来发展和学生的专业学习提供了重要指导。
谢琳教授从舞台表演的角度出发,结合个人代表作《走西口》,分享了如何将课堂所学的声乐技巧转化为舞台艺术表现力。她特别强调了歌曲演绎中情感表达的重要性,并介绍了对民歌进行二次创作的具体方法。
徐杰教授则结合其在中国东方演艺集团的丰富演出与教学经验,生动讲解了如何准确把握歌曲风格,并勉励同学们珍惜大学时光,扎实学习专业知识,为未来的艺术道路打下坚实基础。
李梓郡教授从中西方艺术的本体起源切入,详细阐述了美声唱法中国化的演进过程,并以此强调建立中国民族声乐学派的必要性,以及学院未来民族声乐教学的发展方向提出规划,同时,他还指出应注重将岭南文化、海洋文化等地方特色融入学院声乐教学体系。
互动环节中,音乐专业研究生二年级戴诚龙同学现场范唱《忆秦娥·恒山月》。三位专家对他的演唱进行逐一点评,并指出:演绎中国声乐作品,除了做到“字正腔圆”之外,还应将“声、字、情、味、音”五大要素融于一体,立体式呈现。
本次论坛为学生提供了与领域专家深度交流的平台,进一步明确了声乐专业学习的方向,加深了师生之于民族声乐时代性的前沿意识,也为学院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。



